<tr id="ll74k"></tr>

  1. <tr id="ll74k"><sup id="ll74k"><mark id="ll74k"></mark></sup></tr>

  2. <strike id="ll74k"></strike>

    <object id="ll74k"><nobr id="ll74k"></nobr></object>
  3. 個人登陸    |     企業登陸
    服務熱線:400-6363-777
    所在位置: 首頁 > 資訊 > 廣汽7月銷量189,199輛,自主板塊表現穩健

    廣汽7月銷量189,199輛,自主板塊表現穩健

    發表日期:2023-08-10

    8月9日下午,廣汽集團公布7月銷量數據。數據顯示,該月廣汽集團銷量共計189,199輛,同比下滑14.04%,1-7月累計銷量為1,353,904輛,同比下滑1.18%。

    廣汽7月銷量189,199輛,自主板塊表現穩健

     

    圖片來源:企業官方公告截圖

    自主相對亮眼,埃安再創新高

    盡管7月廣汽整體表現不及去年同期,但自主板塊表現仍相對亮眼,其中廣汽埃安成長迅速,如今月銷已穩居廣汽乘用車之上。

    具體來看,7月埃安銷量達到45,025輛,同比增長79.86%。今年以來,埃安已實現銷量六連漲,且連續5個月銷量破4萬。截至7月底,埃安今年已累計交付了25.4萬輛新車,同比增長超1倍。按照當前的增速,埃安今年“沖擊50萬輛”的銷量目標有望實現。

    當然,埃安也面臨著一些“不利因素”,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,其相當一部分車輛銷往網約車等B端市場。數據顯示,2021年埃安總銷量中有43%來自B端市場,主銷車型AION S在B端市場的銷量比例高達63.01%。2022年,埃安對B端市場的依賴逐漸減弱,但仍有近三成的銷量來自B端。

    不過可以看到,埃安正不斷改善這一局面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7月,埃安旗下新能源品牌昊鉑正式推出首款量產車昊鉑GT,定位純電中型轎車,據稱有望成為埃安品牌新的增長點,也有望助推其在私人消費市場進一步打開局面。

    廣汽7月銷量189,199輛,自主板塊表現穩健

     

    圖片來源: 廣汽埃安

    廣汽乘用車的表現其實也還不錯,7月共銷售新車31,344輛,與去年同期持平。且據了解,其銷量結構相對均衡。

    隨著今年5月傳祺智電新能源E9的到來,廣汽傳祺形成了從入門到高端豪華、從燃油到新能源的MPV矩陣,7月廣汽傳祺MPV家族銷量近1.5萬輛,連續6個月銷量破萬。與此同時,廣汽傳祺旗下由第二代GS8、影酷、全新GS3·影速組建的SUV家族,7月銷量也累計破萬。

    另值得注意的是,該月,以傳祺E9、M8、GS8為代表的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達到40%以上。

    合資逐漸乏力,“兩田不及去年同期

    相對于自主板塊,廣汽合資板塊增長逐漸乏力。

    數據顯示,7月廣汽本田銷量為42,008輛,同比下滑超四成,前7月累計銷量為331,936輛,同比下滑超兩成。廣汽豐田也不例外,該月銷量70,000輛,同比下滑16.67%,前7月累計銷量為522,800輛,同比下滑10.51%。

    今年7月,廣汽旗下合資品牌頻現“壞消息”。

    7月13日,一則關于《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》曝光,其中“為了有序、平穩推進工作……廣汽三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……今天,我們正式公布員工安置方案……”,首次正面回應自3月停產以來的應對措施。廣汽集團方面也回應稱,(信中)“情況屬實。”

    根據蓋世汽車由相關接近廣汽三菱的業內人士了解到,目前廣汽三菱在湘生產基地確已交予廣汽埃安工作組,待對生產線進行改造后,將升級成為廣汽埃安第三工廠,且廣汽三菱方面已悉數還清此前向銀行所貸所有資金。儼然已做好全身而退的準備。

    不過參考廣汽菲克、廣汽謳歌的前例,廣汽三菱這一情況對廣汽的影響可能并不大,而如果是銷量占較大的合資品牌,情況可能就大不相同了。

    事實上,在廣汽三菱宣布臨時停產并優化人員結構后,廣汽豐田也被爆裁員千人。不過對此,廣汽豐田回應稱,根據市場形勢變化,經慎重考慮,公司依照與勞務派遣公司的協議,停止部分派遣。這屬于公司正常的生產節奏調整。

    廣汽7月銷量189,199輛,自主板塊表現穩健

     

    圖片來源:廣汽豐田

    由此來看,此事確實不宜過度解讀。但不容否認的是,今年以來,廣汽豐田的表現確實不如從前。

    要知道,2022年,廣汽集團銷量達到243.38萬輛,這其中廣汽豐田就貢獻了超100萬輛的銷量。而今年前7個月中,廣汽豐田僅有兩個單月的月銷同比正增長,累計銷量也低于去年同期,如若繼續跌下去,與去年差距恐再加大。

    這與其電動化車型不及預期的表現自然有一定關聯。不過蓋世汽車注意到,豐田近期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,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研發基地“豐田汽車研發中心(中國)有限公司”更名,進一步強化智能化、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,擬與廣汽豐田、小馬智行成立合資公司,推進L4級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并投入規模商業應用等等。

    可以說,豐田在電動化轉型方向上的布局已由早期的模糊逐漸走向明晰,而這能否助其扭轉現有局面,還有待持續觀瞻。

    分享到:

    上一篇: 鈴木提高對馬魯蒂鈴木的持股比例
    下一篇: 現代摩比斯獲大眾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訂單,并將在西班牙建廠

     

    国产精品99久久
      <tr id="ll74k"></tr>

    1. <tr id="ll74k"><sup id="ll74k"><mark id="ll74k"></mark></sup></tr>

    2. <strike id="ll74k"></strike>

      <object id="ll74k"><nobr id="ll74k"></nobr></object>